可就是这么一手好牌,在好大喜功的杨广手里打得稀烂。
短期内征调百万民夫开凿京杭大运河,三征高句丽,一下子把家底给掏空了。
不得不说,杨广胸怀雄心壮志,眼光也不赖。
要是把他心中的愿景交由三代君王去实现,或许真能缔造一个比唐朝更强大的王朝。
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
三月初五。
清明。
作为大周的法定节假日,这一天,各衙门官员休沐。
人们在这天祭祖,踏青,吃寒食……
小皇帝也领着在京的皇室子弟到太庙上香祭祀。
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行。
宇文衍以实际行动推广华夏传统节日,增强大周百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陛下,为何清明前后雨水就多起来了?”
返回上善殿。
墨言收起油纸伞,甩了甩上面的水珠,问道。
“冬去春来,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降雨,这时南方更是阴雨绵绵……”
宇文衍接过梅梅递来的湿锦帕擦了擦脸,随口说道。
墨言不知道陛下为什么懂得这些,眸中尽是崇拜之色。
“花花,把那首清明诗吟来……”
小皇帝坐下泡茶,对着落在屏风上整理羽毛的鹦鹉轻抬下巴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只鸟儿确实极品。
不仅能学说话,唱歌,还会吟诗。
唐诗三百首。
其中的很多经典诗句都被小皇帝借用了。
朝中官员文学素养都不低,听后赞叹不已。
甚至有一些流传到了国子监,引得众多读书人追捧,直呼真“帝诗”也!
“不错嘛花花,赏二两蛋蛋……”
宇文衍品了口茶,对于它的“才情智商”很是满意。
鹦鹉轻抖羽翅,露出傲娇的小表情,悠哉地啄食着竹竹送上的羊蛋。
清明前后。
正是春耕、春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