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一个礼部尚书,这事咱来提。”老朱就笑着说道,“六部尚书缺了两个,也不叫个事。”
朱允熥就问道,“礼部尚书谁合适些?”
老朱直接说道,“襄阳任。”
襄阳任,也就是任亨泰。这是洪武二十一年的状元,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状元牌坊的人。
朱允熥又问道,“工部尚书呢?”
“严子敏。”老朱直接说道,“英雄不问出处,咱的这个严震直是了不得的人物!”
严子敏确实是了不得的人物,也是老朱非常喜欢的大臣。
其实严子敏就是严震直,以家道厚富被选为粮长,每年按时征田粮万石至京都。这个没有功名的大臣,甚至都不算是正经的小吏。
不过短短几年功夫,从通政司参议,改任户部郎中,再迁工部侍郎,现在就要成为工部尚书了。
“这是个干实事的人,我也喜欢。”朱允熥就笑着开口,说道,“让他为工部尚书,读书人也要恶心一把了。”
此前的大明科举曾经一度停止,而科举取士再次开始后,读书人都认为那是他们的基本盘。文官,基本上都是以读书人为主。
可是现在好了,六部尚书之一的有一个不是正经的读书人,甚至以前还是大家看不上的‘吏’。
这可不是开国初期,更不是打天下的草莽时期,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一切走上了正轨。
老朱不误感慨的说道,“那些人就是不服气也不成,这严子敏好才干!”
这也是事实,现在朝廷有大量的营建工程,集天下工匠于京师,这是近二十万人。
这要是不能好好的安排,自然是造成极大的劳动力浪费,也影响这些工匠的生活。
严震直能够将工匠编好姓名、行业,平时在家劳作,有役按籍轮番召用。这不只是得到了工匠的爱戴和用户,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能够主管一些大型工程,这就是了不起的本事了。
老朱也不误感慨的说道,“以前都说是咱淮西老家的那帮勋贵和刘伯温这些浙东文官在斗,现如今是南方文官了。”
朱允熥也跟着说道,“是啊,六部尚书都要成南方人了。”
任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