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为此多次上奏施压,甚至以“军心不稳”为由迫使朝廷严令各省解饷,但仍无法足额到位。

    但这位意志坚定的大臣并没有因此而退缩。

    首先,他在甘肃、新疆推行  “兵屯”和“民屯”。

    军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减少粮草运输成本。

    根据事后统计,单单这一项就减少了大约三成的总军费。

    其次,他效仿当年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故事,在西北商路(主要是丝绸之路要道)设卡征收  “厘金”,补充军需。

    西北商路此时主要涉及到的是沙俄方面的贸易,而沙俄本身就是分裂新疆的主谋,左宗棠这一招可以说是用敌人的钱来养活自己的军队。

    接着,左宗棠还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

    他以陕甘总督的身份,直接将甘肃、陕西等地的部分税收挪用给西征军。

    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官敢挪用上交给朝廷的税收,那都是死路一条。

    幕僚们都吓尿了,跪在左宗棠面前苦苦哀求。

    “老爷,这可是朝廷的税收啊!”

    “老爷,要是被朝廷追究,最少也是个抄家流放的罪名,没必要呀。”

    “老爷,咱们当个臣子尽尽本分就好,实在不行就别去西征了,犯不上为大清卖这种命呀。”

    “混账东西!”左宗棠怒发冲冠,拍桌大骂面前的幕僚们。

    “国家大义在前,岂能因为明哲保身,误了天下!”

    “今日若收不回新疆,他日待阿古柏站稳脚跟,又不知再有几百年,中原华夏方得夺回新疆之地。”

    “老夫若不夺回新疆,无非便是马革裹尸,死在那茫茫大漠戈壁便是!”

    【然而,即便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之后,左宗棠依旧只能筹措到四分之三的军费,还有四分之一无法解决。】

    一位商人被请到了陕甘总督府。

    【大清富商,胡雪岩。】

    胡雪岩原本只不过是一个家境贫寒,读不起书的底层百姓。

    在机缘巧合下,他从一个钱庄伙计成为掌柜,随后又凭借自己的智慧搭上了浙江巡抚王有龄的线,很快发展成为杭州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