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野心家 > 第43章 训练(4/6)
祯的几十万大军。可以说郭绍能打赢靖难之役,新装备的燧发枪功不可没。

    火枪营能打出这么亮眼的表现,还要得益于郭绍对火器营的重视。在禁军中,待遇最高的是炮兵,其次就是火枪营,然后才是骑兵和传统步兵。

    火枪营的士兵,可以拿到极高的福利待遇,以及不菲的阵亡抚恤金。当然高待遇的同时,意味着他们的阵亡率要比普通步兵更高。而且训练也更严苛。

    比如郭绍规定,所有火枪营的士兵,必须能熟练的使用手上的燧发枪,并且每个人要保证用最快的速度将手上的弹丸射出。

    有人就要问了,只把枪里的子弹射出去,不管射击精度吗?

    这并不是郭绍不去考虑射击精度,而是没办法让士兵去考虑这些。燧发枪到底不是栓动步枪,他装填的子弹仍然是弹丸,这种弹丸的射程相当有限,精度也不如子弹。因此为了保证精准性,一般情况下火枪营会采取“排队枪毙”的战术。这种战术也就导致了火枪手的阵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许多不了解情况的人觉得用排队枪毙这种战术很愚蠢,然而在这个没有栓动步枪的时代,排队枪毙是唯一一种既能保证射击精度和杀伤并存的办法。

    这里说件很滑稽的事情,因为以前的燧发枪精准度不高,在17,18世纪的时候,法国的上流贵族为了心爱的女人,经常会选择使用火枪进行决斗。

    这种决斗除了比拼双方枪手的手速外,还要比运气。一些倒霉蛋因为自己的枪精准度不够,明明先手开枪,最后倒下的却是自己。

    就拿郭绍靖难时来说,他的火枪营跟装配了普通火绳枪的明军对射,火枪营只用几百人的伤亡就干掉了对方数千人!

    朝廷的军队除了手上的家伙不行,更重要的是他们平时训练也不够。

    郭绍的火枪营,几乎天天都在练习该怎么排队枪毙,每个士兵之间的合作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到了战场上每个人都能有条不紊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朝廷的军队因为缺饷,还有将领的腐败,导致士兵们的训练严重不足,这也是明军为什么老吃败仗的原因。

    火器营练习排队枪毙的时候,郭绍一直在旁边观摩。

    李定国心疼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