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的京营营帅,你可是陛下的元老了。我想在这种需要为国分忧的时候,你应该不会推辞吧?”
张世泽祖上也是靖难功臣,这哥们曾干过两年三大营的营帅,郭绍着重提起他的履历,就是在警告他,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贪污的事情,最好给点脸,不然王攒就是你的榜样。
而张世泽也不是白活40年的,他马上听出郭绍言语中的警告之意,立即说道:“我辈身为陛下臣子大明忠良,自当为国分忧。”
“好!”郭绍大喜:“那不知道张国公准备买多少国债?”
张世泽也很是上道:“为国出力,何需购买什么国债呢?下官自愿捐款十万两白银!”
郭绍立即道:“张大人公忠体国乃我辈楷模,来人认捐簿子拿过来,让他签字!”
张世泽没有犹豫拿起毛笔就在认捐簿子上写下自己的大名,下面还写了一个捐款十万两。
眼看张世泽真的捐了十万两银子,在场的众官员一片哗然。
张世泽捐了十万两白银,也就是说他们接下来必须照葫芦画瓢,就算他们没那么多钱,也得尽可能的多捐。
你捐款就是国家栋梁,不捐就看郭绍怎么扯你的旧账。
这下众人没办法了,只能咬着牙纷纷在认捐簿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捐款比割他们的肉还疼,以为崇祯搞的国债,说白了就是户部给官员们打的白条,由朝廷付利息,但是呢那些白条皇帝从来没说还,官员们也没人敢去要。
但不管怎么说,国债好歹名义上朝廷有钱了还会还,这捐款可是实实在在的把钱捐出去,以后别指望有人还了。
轮到国丈周奎的时候,犹豫了一下,他拿起毛笔在上面写了个五百两。
萧毅看周奎只捐了五百两,顿时不满了:“国丈,人家别人最少的都捐了1000,你只捐500,说不过去吧?”
周奎振振有词的说道:“老夫倒是想多捐,我还有钱吗?”
这时,好女婿郭绍主动站出来给老丈人解围:“萧毅,算了,国丈就是不捐,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本督刚进城的时候,国丈已经慷慨解囊捐了二百万两银子。”
“二百万两银子!”群臣又是一片哗然,纷纷把目光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