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天才,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能力,都是难得一见的。
若让他像普通人那样按部就班地读研、从事平凡的研究,不仅是对他个人才华的浪费,更是对我们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一种损失。”
听到这里,梁语平瞬间明白了杜亦熵的意图。
“您是打算让他加入我们的团队,直接参与项目吗?”梁语平问道。
杜亦熵点头确认:
“还有一件事你或许不清楚,前不久611所得卢文峰特地拜访了京航大学的许宁,他们讨论了下颌式进气道的研发,这似乎与他们正在开发的一款新型歼-7有关。”
“新型歼-7?难道611所的项目也牵涉到了许宁?”梁语平刚得知这个项目的存在,由于这是研究所自行筹资,总公司仅拥有知晓的权利,因此得到的信息非常有限。
梁语平心里已经有了主意:“那么,杜老的意思是要让许宁去帮助611所完成这款新型歼-7?”
“并非如此,”杜亦熵解释道,“新型歼-7是蓉城自己出资研发的。如果我想让他参与那个项目,就不会来跟你商量了。”
说完,杜亦熵缓缓走向梁语平的桌子,注视着这位曾经的下属,如今的航空业领军人物:“我的真正意图,是希望他能够参与到‘八三工程’中来。”
“八三工程?”梁语平听了后神色微微变化,声音更是透着些许犹豫。“你知道‘八三工程’对我们的重要性,所以这决策我不能一人说了算。”
梁语平顿了顿后补充道。
杜亦熵听后微微笑着说:“我也没指望你能一个人做主。”
对于这种重大事务,如果梁语平表现得太独断专行,反而是个警示信号。
“这件事你可以和601所商量,如有必要,我们可以组织专家评审603所提交的研究成果,一切按规矩办事。
我并不想硬塞一个无能之辈进来,许宁的实力在那份报告中已经展现得很清楚了,无需暗箱操作。”
梁语平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同意:“杜老,这事我可以处理,但有两个前提需要先明确。”
“请讲。”杜亦熵应允道,心中已有把握,毕竟有了新舟60项目的成功案例,任何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