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第387章 主动出击(2/3)
甚至只与涡喷14型号有关。

    从那时起,许宁开始有意关注影响航空工业整体发展的关键方向。

    但就眼下而言,事情的发展确实受到了不少意外因素的影响,连他自己也没料到欧洲人会这么快改变态度。

    “不能这么说,是常工提升了我们,才能抓住这些机遇。”

    林哲彬身边的祝意整理了下头发,插话道:

    “像这次,如果不是去年我们与枫叶国的科伦坡先生合作过自然结冰试验,即便他们想对外合作,顶多也只是找俄易斯,不会想到我们。”

    她的话语既赞美了许宁,又巧妙强调了丈夫的作用,赢得一片赞赏声。

    车厢内一时充满愉快气氛,而许宁则因接连不断的夸赞略显局促。

    有些事点到即止就好,反复提及反而显得刻意。既然丁志恒和杜亦熵两位关键人物了解他的贡献,这就足够了。

    因此,他借祝意的话转移话题:“说到罗西·科伦坡,这次的事还真与他有关?”

    梁绍霖解释说:“常工离开后可能没再关注这边动态,我们的老朋友科伦坡回国后被调入母公司芬梅卡尼卡,现在负责国际航空合作事务。”

    车内其他曾参与那次自然结冰试飞的人听了这话,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这次的合作提议,是他们首先提出的,集中在防除冰技术和自然结冰条件下的适航认证上。”

    “原来如此。”许宁顿时明白过来。

    在海外的大企业中,内部竞争同样激烈。

    比如阿古斯塔出身的科伦坡,在升任母公司国际合作部门负责人后,自然而然地将更多资源倾斜给过去的项目——新舟60飞机。

    这样一来,他的个人利益与中方的利益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固的合作关系。

    然而,在90年代,国内的管理学界还在盲目推崇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忽视了实际操作中的人脉和利益绑定策略,因此在人事变动方面吃了不少亏。

    直到2010年前后,才开始重视起系统化的人际网络建设。

    经过一番思考,许宁建议道:“我们应该考虑长远经营科伦坡这条线,尽量支持他在公司内的晋升,这对双方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