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第389章 这还是头一遭(1/3)
    她的言下之意是本轮谈判可以告一段落了。

    毕竟,现在双方讨论的内容已经超越了最初的议程,而且也需要时间确认一些技术细节。

    接下来就看哪一方会先做出进一步的动作了。

    欧洲方面主动提议,这无疑是最好的发展。

    第一轮谈判随之圆满结束。接下来,按照计划,大家共进了晚餐。

    戴国荣等人虽然有很多疑问想问许宁和林哲彬,但还是遵循礼节,完成了既定的交流流程。

    在晚宴上,除了与老友科伦坡交谈外,许宁还结识了费尔南多·洛伦佐教授。

    洛伦佐来自巴厘国立路桥军工学院,专攻断体力学和流体力学。

    尽管名字听起来像是一所专业学院,但这所军工学院却是全球顶尖的理工科大学之一,其排名在90年代甚至超越了华夏所有高校。

    “你们国家有没有建设过类似nasa的结冰风洞呢?”

    洛伦佐对许宁的研究充满好奇。

    “我们确实没有那样的大型设施。”

    许宁坦诚回答:“但我们专注于更基础的研究,比如过冷液滴撞击物体表面形成冰的过程。

    由于现有技术限制,我们的研究依赖于计算流体力学进行模拟,并选择特定条件进行飞行测试。”

    听到这里,洛伦佐惊讶不已:“直接从数值模拟到实际飞行,这听起来风险很大啊!”

    “的确如此。”

    许宁点头承认:“所以我们总是先确保最安全的情况,验证模拟结果无误后,才慢慢增加挑战难度。”

    许宁的回答巧妙地融合了事实与策略。

    他们确实只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了测试,而针对极端气候条件(sld)的理论也已经有所进展,只是还未付诸实践。

    毕竟,这种极端天气在华夏几乎不会发生,即便能开发出适应它的飞机,也会因为成本过高和性能受限而不划算。

    实际上,未来的解决方案是提升气象监测能力,避免在这种恶劣天气下飞行。

    面对faa提前提出的要求,许宁决定给西方同行们一点小小的惊喜。

    洛伦佐显然被这一番话弄得有些不知所措,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