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第422章 利益一致(2/3)
的性能远超l005。

    一个编队中只需一架飞机挂载两个这样的吊舱,就能保护整个机群。”

    许宁在纸上快速画了一个细长的吊舱,并在前端添加了一个类似风扇的研发:

    “既然我们是挂在飞机上使用,可以在吊舱头部安装冲击式发电机来解决部分电力需求,同时利用外界冷空气帮助散热。”

    他接着画了一架飞机的轮廓,虽然画工简单,但足以让人辨认出是哪款战机。

    “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也有自己的ea-6b或者ef-111了?”

    一位站在郭林科身后的工程师看着草图,眼中满是兴奋。

    自从几年前海湾战争之后,对于这些雷达专家来说,漂亮国的专用电子战飞机就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尽管现在还没有找到完全战胜它们的方法,但今天的进展让他们感到自己正在逐步接近目标。

    “嗯,就单个吊舱而言,我们采用的转发式移频干扰技术是当前的主流,在功能上并不逊色。”

    许宁指着草稿纸上的图说道:

    “然而,要真正拥有专用电子战飞机,还需要对飞机本身进行重大改造。

    仅靠普通战斗机挂载两个吊舱还远远不够。”

    “不过,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潜在对手由于对其空军实力的信心,不太重视防空系统的建设。

    因此,我军面临的防空压力相对较小,不像ea-6b那样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对抗。”

    实际上,让歼8c或歼轰7挂载两个这样的吊舱,更像是美军f-16cj‘野鼬鼠’的作用。

    即便如此,这也足以让14所的研究人员感到自豪和满足。

    尽管许宁重生后已经过去近一年,他仍然习惯将自己开发的技术与全球顶尖水平对比。

    但对于郭林科和其他许多人来说,能够做到“你有我也行”而不是“你有我没有”,已经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成就。

    尽管存在局限,也有突破常规的思考。

    在这个时代,徐舒展现出了更为开放的思维:

    “这套系统的不足在于它处理宽带信号时不够灵活,只能平均分配资源给每个通道,无法根据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