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车轮的滚动,街边的路灯依次闪过,昏黄的灯光透过薄雾,在地上洒下一片片朦胧的光影。
苏渺的目光扫过街边的建筑,那些老旧的胡同、斑驳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不禁让苏渺想到了升旗仪式的发展,也是经过了多次变化,最终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瞩目。
49年,伟人在开国大典上按下按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这面红旗高高飘扬,代表着人民真正的站起来了,从此东方大国将在顶端屹立不倒。
而从大典后的第二天,升旗的任务就由供电所的师傅来负责。
前后有两位电工师傅负责了这项任务,其中胡师傅承担了25年的红旗升降任务,是广场上升旗时间最长的一名升旗手。
在胡师傅一人升旗的年代,红旗并不是每天都升旗。
只在重要节日、重大会议以及重大外事活动的时候,早晨升旗,黄昏降下,时间并不严格。
七六年之后,升旗的任务正式交到武警战士手里,改为每天由两个人升旗。
这样不奏乐也没有准确时间的升旗仪式,并没有受到民众们的太多关注。
最多在路过时看上两眼,然后就自顾自离开了,有时候连车辆也不避让。
而苏渺上一世来京是在九二年了,当时的升旗仪式已经更为庄重浩大,她和同学们每个月都会来看一次升旗,那令人振奋的升旗仪式,是她们学习苦海中的精神支柱。
因为在经过几次改革之后,从九一年起,新的升国旗仪式将升旗仪式分为“节日”和“平日”两种形式。
“节日升旗”由武警军乐队现场演奏国歌,其他时候则是采取播放录音的形式。
当年劳动节那天的升旗仪式,尤为隆重,从几万名战士中脱颖而出的“t安门国旗护卫队”,第一次举行了新的升旗仪式。
当时仍在备战高考的苏渺,和同学们挤在食堂的电视机前,观看了新升旗仪式的转播。
苏渺犹记得,在转播中看到的场景。
广场上是新落成的红旗杆基座,数万名观礼人员,由各地齐聚而来。
他们中有老有少,有不同职业和来自全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