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柠檬鸭的口味极具地方特色,制作柠檬鸭最为关键的几样调味料,在这偌大的京城菜市场竟都不见踪影。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既然此地没有,他们便打算从邕城调货。
虽说路途遥远,成本也会增加,但越是新奇独特的菜品,越有可能在京城大放异彩。
既然决心开发新菜色,那么这笔成本投入就显得十分必要。
苏元正赶忙给苏裕拨通电话,详细沟通后,出来对女儿说:
“我让阿裕直接把酸笋、酸藠头、酸粥、腌柠檬之类的,打包好带缸一起用火车托运过来,到了这里我们再加量来腌,这样味道才对。要是从缸里拿出来另外包装再寄,那就臭风了,难吃。”
苏渺点头,觉得父亲考虑得很周到。
腌制类的食物靠的就是菌群发酵,这就是为什么用一样的步骤,不同人腌制出来的小菜味道会不一样的原因。
因为每家用的都是自家保留下来的菌种,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每个人手上带着的菌群不一样,有的人做腌制品,就能轻而易举的变好吃。
这个说法倒是没有什么人去研究是否有科学依据的,但苏渺觉得也许是有这个因素在,比如自家二伯母做的腌制品,方法和别人家大差不差,可就是特别好吃。
再说到“臭风”的问题,一般家里的腌菜都是泡在坛子里,等用的时候才会去取出来。
如果取出来不及时吃,菌群因为环境的变化往奇怪的方向发展,那么味道就会变得奇怪。
比如有些住在城里的人家里不做腌菜,回老家的时候会带一些酸菜、酸笋之类的回来。
拿回的腌菜必须赶紧下锅炒制,炒好后能存放几天慢慢吃,可要是放着不炒,很快就会变臭,人们把这种变味现象称作 “臭风”。
不仅取出坛子的腌菜会 “臭风”,有时即便腌菜一直在坛子里,若长时间不吃或者保存不当,同样会变味。
所以,对待腌菜坛子就如同对待精密的机器一般。
机器要经常运转,才能避免生锈;腌菜坛子要常存常取,保持 “活性”,让里面的 “血液流动” 起来。
每次取用时,需要使用干净且干燥的筷子夹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