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门外传来喊声,紧接着门帘被挑开。
武俊哲和武俊山两人并肩走入,身后还跟着周寡妇家的俩姐妹,小秀和小慧。
“小梅,我们来看看你家的收音机!”
周小秀望着正忙碌的王梅,笑得眼弯如月。
王梅听了这话,笑得合不拢嘴,“收音机有啥好瞧的!就在那。”
她嘴上说得轻松,心里却乐开了花。
武俊哲见弟弟武俊山也挤过去看热闹,便对一旁的王小北笑道:“小北,你也在钱老师的班上啊!我听俊山说的。”
王小北颔首应道:“对,我们同班,你呢?不打算继续读书了?”
武俊哲挠了挠头,笑容里藏着几分羞赧:“嗯,我和玉泉都不打算读了。”
“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你们怎么打算?”
武俊哲耸耸肩,满是无奈地说:“我也没谱啊!怎么突然就不招工了呢!真是让人搞不懂。早知道去年下半年招工那会儿,我们就该想办法找个门路了。”
王小北嘿嘿一笑,心知肚明,谁能预料到去年下半年会发生那么多翻天覆地的大事呢!
正聊着,他的视线不经意间落在了众人围拢的收音机上。
这时,从收音机中传来一位女播音员坚定而激情澎湃的声音。
“中……正式通过关于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强调公社应在城市继续实行……主义已经非遥不可及的未来……”
“尤其是妇女,需要从繁重的家庭劳动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生产中,而这离不开集体食堂,家家户户无需再起炊烟……”
“工人们上班了,孩子们怎么办?解决办法……”
王小北一听,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学校为何坚持让学生在校吃饭。
城里人也将迎来集体食堂的时代。
当然,与农村有所不同,城里的食堂吃饭还得从个人口粮定量中扣,想吃多少就拿多少粮票饭票,差别可不小。
至于为什么农村都实行不下去了,城里还跟进这项措施,原因很简单。
信息传递的局限性罢了。
王远山解散了食堂,将粮食分发给大家,重新各吃各的,这个办法实属无奈,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