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笑。在学习使用电子支付时,易中海更是一头雾水。看着小李用手机对着商家的扫码器一扫,钱就付出去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小李解释了半天,易中海才勉强理解,可操作起来还是频频出错。有一回在超市结账,他手忙脚乱地拿出手机,半天没找到付款码,后面排队的人开始不耐烦地催促,易中海急得额头直冒汗,最后还是小李赶来帮忙解了围。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易中海开始思考找份工作养活自己。他四处打听招工信息,可由于年纪大且缺乏现代技能,屡屡碰壁。一天,他在社区公告栏看到一家小型工厂招聘门卫,便去应聘。面试时,厂长看着易中海的简历,皱了皱眉:“大爷,您这工作经历都是六十年代的,和现在脱节太久了。”易中海连忙说道:“厂长,俺虽然不懂现在那些新玩意儿,可俺这人勤快、责任心强,干门卫绝对没问题。”厂长见他态度诚恳,决定给他一个机会。第一天上班,易中海早早来到工厂门口,笔直地站在岗位上。可很快问题就来了,工厂的门禁系统是人脸识别,易中海不会操作。员工们进进出出,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厂长得知后,亲自过来教他,可易中海学得慢,总是出错。一天下来,他累得腰酸背痛,心里满是挫败感。回到住处,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想:“这现代社会,咋干啥都这么难啊。”然而,易中海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利用业余时间,向工厂里的年轻工人请教门禁系统的操作方法,还借来相关书籍学习。慢慢地,他熟练掌握了门禁系统,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厂长见他工作认真负责,对他的态度也从怀疑转为认可。在社交方面,易中海也经历了不少波折。一次,救助站组织志愿者和受助人员一起聚餐。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天。年轻人们谈论的话题都是诸如电子游戏、人工智能之类的,易中海完全插不上话。他坐在角落里,默默吃着饭,听着周围人的欢声笑语,心中有些落寞。这时,一位年纪稍大的志愿者注意到了他,主动过来和他聊天,问他过去的生活。易中海打开了话匣子,讲述着四合院的生活,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听得大家津津有味。一位年轻志愿者好奇地问:“大爷,那时候的生活真有您说的那么好吗?没有手机、电脑,不会觉得无聊吗?”易中海笑了笑说:“孩子,那时候虽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