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理?”
——“皇叔没看错人啊,亮啊。”
当然,还有理性吃瓜的观众,发出了为马谡辩解的弹幕。
——“这压根不怪马谡,诸葛亮自己不会用人,你说马谡不听诸葛亮的,那诸葛亮还不听刘备的遗嘱用马谡呢。”
——“马谡尽力了,这仗没法打。”
——“马谡其实也不难理解,他想表现自己,那就必须是奇功,不能是诸葛亮的指令,也不能是王平的建议,必须是他自己的主意。如果没任何人出任何主意,他反倒有可能好好当道扎寨,而不是以辩才来争功。”
——“街亭失守,诸葛亮也有责任,他就不该重用马谡!”
——“诸葛亮也是,怎么就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马谡这个毛头小子呢?真是用人不当!”
——“马谡就是个言过其实的家伙,刘备早就说过他不可大用,诸葛亮就是不听!”
——“诸葛亮怎么就选了马谡这个纸上谈兵的家伙?真是看走眼了!”
——“我觉得马谡背后肯定有猫腻,不然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街亭之失,不仅是马谡的错,也是蜀汉人才匮乏的体现。”
【街亭已失,杨仪只得回营,将军情汇报给诸葛亮。】
【诸葛亮得知军情后,强忍绝望,冷静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