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越大,证明地下水位越高,碗里面的水珠越是密集,证明地下水源就旺。
这片湖水的形成很可能和徐春娇之前的水晶矿一样,靠着下雨和本就丰沛的地下水位,日积月累的就涨成了湖水
西省的地势比较高,河流多但只是大水系的途径处,这么好的地方也只聚集也一小股水脉之气,大部分借着湍急的水流跑东省去了,那里才是入海口,是水龙之气大量聚集的地方。
这座山的水脉找着了,徐春娇也找着了正穴。
一群人弯腰去扒拉脚下的五色土。
不同的山向如果成穴,在正学位会有不同的土色。
比如艮山出五色土,壬山出黄砂。
按理说那成气候的石头应该就在这附近,可问题是没有啊。
这一耽误就是一天。
几个人寻思着隔天再找找,定位没错的话跑不了。
找不着,实在是找不着
起初还挺乐观,范围都已经缩短到这了,最迟再耽误一天。
隔天却开始下起了雨,一下就是三天。
徐春娇没事的时候就跟生产队的老婶子小媳妇们唠嗑,主要还是唠孩子,毕竟谁家都有那么一二三四个。
人家小孩淘气,她就说往后能闯荡,性格好吃得开。
碰上个性子内向的,她就说人稳当能干大事,那心里头跟明镜似的,将来都不带差的。
小孩话多那叫机灵,话少那叫乖巧,浑身上下不可能没有一处能夸的。
老婶子小媳妇们可喜欢跟老太太唠嗑
可徐春娇心里头忧伤啊,咋能找不着呢,人难免在乎点丢不丢面的事。
雨里头有人朝这边奔,越喊越是着:“路塌了”
本地人一听就知道山体滑坡。
不去处理还不行。
每年谷雨期间河水漫过板桥的时候这一片生产队的社员都得从山体滑坡的地儿绕路进村,就怕滑坡的时候有人经过。
雨一停,生产队队长忙带着壮劳力去清理淤泥。
地质队的人也搭把手。
徐春娇老胳膊老腿的,很自觉的没有上手,一个人溜达着上山再看看。
连着下了几天雨,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