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便出现在了宣文宗的面前。
布达春走下去,刚将送来的急报给三位大臣一一过目,宣文宗的声音随即响起,“三位爱卿,大夏与大统两个上国已经开战,且这个形势,怕是仗只会越打越大,那你们来说说,我们这些年的准备都如何了?杜爱卿,你先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打仗很多时候就是打钱,就是拼国力,户部这个位置就显得更加重要。
“回禀皇上,现国库中有银余三千万两,粮食一千余万石,倘若是与敌交战,短时间内尚可支应,若是时间一长,怕就会出现捉襟见肘之势。”杜明庆抱着拳,行着官礼,一丝不苟般的说着。
看起来,一千余万石粮食是不少了,但实际上也不过就是十亿斤粮食而已,按照一名士兵每天需消耗最低一斤主粮,外加其它辅食来算的话,那一名士兵一月最少也需要三十斤。三十万名将士一月最少就需要少九百万斤。
但若是六十万将军呢?一月就要一千八百万斤了,十亿斤又能支持多久?四年吗?可若是需要增加兵力呢?兵源一旦翻倍,那时间就只能坚持两年,这怎么可行。
古时交通不便,打起仗来光是准备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两年也好,四年也罢,怕都无法保证可以坚持到大战结束。
这还因为杜老抠一项是精打细打的过日子,换一个手大些的尚书,怕是连这些剩余都不会有。
“只有这些吗?”对于杜老抠汇报上来的这个结果,宣文宗显然是有些不满意的。
“回皇上,这已经不少了,这还是因为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们囤积了不少的低价粮,若是不然,这些也不可能会有。当然了,现在安平侯那里弄出了高产粮食,若是能够给我们十年八年,哪怕就是五年的时间,我们的粮食数量也会猛增,不至于眼下这般了。谁让我们宣国的粮食一直就不够,年年都要从其它国家买进呢。”
杜明庆看似是解释,实则又何尝不是在发着牢骚?
宣国非是产粮大国,想要国库中粮食都给堆满了,那明显是不可能嘛。
“嗯,杜爱卿辛苦了。只是十年八年我们是等不了的,一旦大夏与大统互相奈何不了的时候,他们就会找帮手,那时就是我们做出选择之时。这个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