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高兴)那是多么的波澜壮阔,无数的珍宝和故事值得人们去挖掘去探索,去解锁,去丰富。
(我发现我写起历史书很有功底,以后不如去编一本,五千年到八千年历史文选,哈哈)闲聊两句,无伤大雅。
画轴再次被打开,这一次完全的平铺在桌面上,上面的聚光灯照射在整张画卷上,就跟一个小姑娘被剥了外衣,赤条条的躺在手术台上。
“我需要插线顶头一到二十三号的,明月铲九号到十二号,钉头凿隼……”刚看到所有画面,殷老立刻向杨振辉说了一堆工具的名字。
那些名字王维有些听过,有些没听过,但是看到杨振辉似乎对殷老说的那些工具了如指掌的样子,不由得好奇心大起,跟着杨振辉在他的宝贝大箱子里一阵翻找。看到不知道的工具开口就问,并且快速地记下形状和区分。
比如那钉头凿隼样子就像是一把手术刀,但是最前端是一个像针一样的尖刺,而越往后面越来越粗,并且隼的后半段分成两节,就像一个夹子,前面的一截可以当钉子钻孔,后面的就像一个隼嘴能够叼住物品,初看时就像个圆规,但是用途却是很小众,没有还不行。一些开片,取肉的活计还就需要这样细致小巧的工具,不然不好操作。
工具很快就被准备完毕,殷老也戴上了白手套,神情庄重的模样就像个给大姑娘手术的大夫,就差一身白大褂了。
王维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大师操作古董,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闪着精光,不错眼珠的看着殷老的每一个动作,将那流程完全的印在脑子里。
殷老也不藏私,看着王维认真的样子心里也是非常的高兴,这孩子心性是着实不错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开口询问,这就是王维好的一面。
所以殷老在前面操作,王维就跟在旁边不停的询问。
“师伯你把画轴拆下来干什么?”
“这小刀子是干嘛用的?”
“这天杆怎么比地杆细这么多?”
“这底层画面怎么看上去这么别扭?”
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殷老一开始还很耐心的教导,但是随着王维的问题越来越多,他也有些鄙夷起古云生来。
“这么好的苗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