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楚兵 > 第532章 山河破碎在即(3/4)


    各郡官员立刻积极补救,那就是实打实的苦劳。

    类似于这种情况的楚国典型案例太多了,多到商师成看了都不敢置信。

    楚国官场似海,波涛汹涌,处处都是危险。

    各部上官谁不怕政敌,谁不怕粘上甩不掉的怪事。

    这次三国伐楚事件反应迟钝,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如果说是端疑,那肯定很多楚人半年之前就发现了。

    之所以,异族大军几乎毫无征兆的来袭,就是楚国官僚风气的具象体现。

    上头大佬都希望底下风平浪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个时候,一个不懂事的小吏,跑来告诉河北监察官员:启禀大人,高句丽可能入寇。

    这句话,能把监察官搞疯。

    按小吏的意思办就是,仅仅凭他‘觉得’,

    就要让幽州将军做好准备,让河北各部调动粮草。

    让皇帝陛下做好战前动员,调集中原军队北上抗敌。

    就算按最低的费用计算,那都是几万贯打底。

    这种情况,为了一个‘可能’劳民伤财,谁敢乱报。

    更甚至,商师成还亲自在渔阳郡操办了郭子阳案。

    郭子阳,乃是河北将门之后,武艺不俗,一心报国。

    圣元十一年,小凌河堡百人将郭子阳发现,契丹人有南下打草谷的前兆。

    遂跟十几名同族,乔装打扮,一路侦查,最终确定了九月中旬,契丹人就会南下。

    渔阳太守乃是骁将公孙重,得知消息,两人一拍即合,积极布防。

    可后来,契丹前锋发现了渔阳有异,最终退兵了。

    据敌于国门之外,保一方百姓平安,实际上算是大功劳。

    可实际上的事,谁知道呢?

    渔阳地处边关,商贸马道一日多少钱粮赋税,这内中又有多少楚国高层势力参与其中。

    最终,郭子阳被判斩首,公孙重因自身是幽州公孙氏,得以保全。

    但自此之后,天下再无渔阳郡公孙将军了。

    乾政大殿里,气氛越来越沉重,皇帝的怒火已经不加掩饰了。

    满朝文武,相关官员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