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楚兵 > 第541章 玉璧城下的狼骑(3/6)
尤其是在周云的指点下,兽鹰部队尝试了大量的配种方案,最终武川大鹰诞生了。

    切莫小看这个鹰房中的突破,这可能关系到几万人,甚至一个国家的生死。

    因为携带了这些雄鹰,骑二营跟骑三营,拥有了反制突厥人天空侦察的手段。

    李泰跟野猪,不再像过去那样,轻易暴露在突厥人的视野里。

    突厥人励精图治,赵国同样一刻也没有放松。

    从北疆废墟里爬出来的赵人,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突厥人南下,

    对于战争,他们时刻准备着。

    其实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强国大战,没有那么多阴谋诡计,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阳谋对阳谋。

    刘邦已经证明,治国只需要一县之才。

    朱元璋更进一步,他证明得天下,一村足矣。

    合适的人,合适的时机,就能创造古未有之的大事。

    秦赵长平之战,无论从国力、士气,甚至包括君王的决心,差距都是很大的,

    所以,前线将领的意义,在这一刻,没有想象中的大。

    至于直到赵军战败,都是秦军损失惨重,赵军损失很小,

    这是战场的必然结果,白起可不是要打败赵军这么简单,而是包围全歼,

    军事客观角度讲,进攻的损失永远比防守大,

    两宋对外战争胜率极高,就是这么来的,

    宋军只要打退,就是胜利,打不退就是亡国。

    而此刻,圣武三年。

    无论是军力、军备、战场主动权,北狄国都占据绝对优势。

    三国时期,曹操不过拥有北方数州,就能对江东、蜀国形成庞大的国力优势。

    如今,赵国一隅之地,对抗的可是历史级别的大突厥国。

    这在天下各豪强眼里,圣武皇帝对赵王动手的时机很有问题。

    皇帝低估了赵王的能力,也低估了异族的决心。

    三国伐楚中,北狄国的军事力量是最强的。

    在天下门阀看来,北疆赵地能扛一个月,都算是为中原民族,立下莫大的功劳了。

    如今天下的希望,都在文魁郎刘仁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