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 第204章 秦王巡河渠,主吏谋以后。(1/3)
    郑国渠!

    名震当世,以及遗泽后世的水利工程。

    这位郑国,虽然是韩人,带着特殊使命而来。

    但,为当下的大秦,以及未来大秦帝国盘整漕渠,以及连接断路,修建驰道,立下汗马功劳。

    秦王政也是突然想起来了。

    他隐约的记得,那个远在临洮县的少年,提及过这一条河渠的好处。

    很显然,不是吕不韦一人看重这条河渠,可以说,整个关中,都在期待,期盼着这条河渠。

    那么多大秦的水工,经过数月的论证,得出来的结论,虽然让秦王政有信心,但,竹简上的数据,终究是不如亲眼所见来的真切。

    秦王政亲至河渠,想要见证水利兴盛。

    而远在临洮县的岷,正在翻看着案卷。

    片刻后,不由得会心一笑,相比于往年,今年的临洮县耕地面积增加了三成。

    虽然都是新开的荒地,初年的庄稼几乎不会太好,但,只要过了这一年,生土化为熟土,加上农家肥的推广,这些田地可以活人无数。

    不光是朝廷受益,临洮县的庶人也会受益。

    像临洮县这样的偏远县城,想要繁华,就只有一条路,多种地,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除非是,兴盛商贾,亦或者进一步放开限制。

    曾经的岷,便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家子,自然是清楚,如何才能将这些发展起来,变得繁华。

    但是,那不是一个主吏就可以完成的雄心壮志。

    更何况,现在他的未来如何,至少不由他说了算。

    虽然他想过,通过这一次的高等选拔考核,从而完成从地方到中枢的跃迁,但,结果如何,他说了不算,就算是秦王政都做不了主。

    现在这一切,都需要吕不韦点头。

    他与那位传奇,有过联系,但,他们时至今日,尚未见过。

    对方如何想,他也不清楚。

    但,想要发展一地,至少也需要五年时间。

    在没有明确的任命下来之前,在没有绝对的权势下,岷不会轻易乱动,有些时候,上位者的一道命令,在不了解实际情况,有没有确定的制度下,很容易形成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