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打工潮,并不是那年代的父母是主力军,而是他们的子女。
好多十四五岁,就被逼着出去打工。
注意,是逼着。
别人家的孩子,都出去打工,要是你不愿意出去,就会被父母天天骂。
甚至还会经常招来打。
所以有些父母,压根就没爱过自己的孩子。
他们生孩子没考虑过怎么养,只想着这些孩子以后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有些人觉得自己生活在底层,那是没见过深渊。
想想十四五岁的年龄段,村里都没出过,就被赶着去人生地不熟的外地谋生挣钱,那能有好嘛?
我们村里,就有一个姑娘,在广粤那边工厂,跳楼了。
十八岁的芳华年龄,而且长得非常漂亮,是我们村数一数二的大美女。
具体经历了什么,不用多说,各位也应该能猜出来。
然而这个姑娘,用生命换来的这笔赔偿金,被她家父母,拿来给儿子盖新房娶媳妇了
再说个八十年代的事。
各位心情不必太沉重,好些经历过那年代,好些没经历过,但多少听说些。
咱们只当做个闲谈,姑且听之,不必过于往心里去。
那个年代有值得回忆的地方,但更多的是悲剧
毕竟小说有金手指,他们没有
笔者的表嫂子,嫁给表哥后,就一直被她婆婆一家欺负。
不止是她婆婆,还有家里的小姑子,小叔子,谁都能欺负她。
要么怎么说,人善被人欺呢。
表嫂子性格太过懦弱。
嫁到这个家庭来,就不能软弱,越软弱,越妥协,越会被欺负,早晚成抑郁症。
后来咱们看那些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妇女吵起架来,又拍手又跺脚,怎么难听怎么骂,甚至撒泼打滚的,觉得可悲。
其实,搁她们那个年代,这是“生存之道”。
要不会这么吵架,能被气死。
笔者这个表嫂子就是,被欺负,被打,那是常事。
她的丈夫,还不护着她,是个“妈宝男”,听他妈妈的话。
在一次激烈争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