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便宜啊。”
“我没记错的话,我们长洲老国营二厂那边有一条要淘汰的罐头生产线。”
这会二人已经走到了省报大院的门口。
黄东胜很是惊喜:“那帮我弄到手,不管他出什么价格,我全都要!”
“成,回头我给你消息。”
“先和刘主任聊你刊登广告的事吧。”
几人随即走进了报社。
十多分钟后,他们见到了一个中年男人。
戴着黑框眼镜。
如果不是李志的话,这年头普通人想在报纸上刊登一个广告,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但你有关系就不一样了。
黄东胜从包里拿了两条中华烟在办公桌面前推了过去。
果然,这些人都是一个样式的。
一边大喊着同志你太客气了,一边熟能生巧,没有丝毫尴尬的锁进了自己抽屉里。
黄东胜通过刘主任收烟的动作可以判断。
在这个办公室里,他最少已经经过了成千上百次相同的动作。
不然达不到这般行云流水般。
上报纸有两种方式。
第一,像国营厂一样的打广告,需要付钱。
80 年代的信息传媒方式有限。
报纸电视的传播效果非常好。
所以上报纸打广告的价格不便宜。
黄东胜没这么多钱,怎么办?
很好解决。
又推了两条烟过去。
说了句:“要不,刘主任帮我们安排新闻报道吧。”
“新闻稿我都帮你们写好了。”
说完又拿了一个本子递了过去。
还拿了请镇上照相师傅拍的他们一些家具单品照片。
黄东胜让照相师傅拍的照片也特别有讲究。
这年头广告的图片都非常的杂乱,总会弄很多花里胡哨的背景。
而且下面还会有一些什么为了广大人民,物美价廉的官腔宣传语。
外加一个堪比产品手册的介绍……
让人的注意力全部都在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上,反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