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问商业运作方式,还是单纯取经,还是希望借力?
“一个好的项目,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杨鸣笑着说,“其中‘人和’最为关键。”
何志明会意地点头:“杨总的意思是……”
“想做成事,首先要了解游戏规则。”杨鸣将烟灰弹入烟灰缸,“宜城的规则,何哥比我清楚。”
何志明沉思片刻:“宜城市长换了,新来的姓赵,和省里关系铁。以前的老关系,现在不太管用了。”
杨鸣若有所思。
这番话透露了很多信息,宜城权力更迭,他的关系网受到冲击,正在寻找新的切入点。
“何哥,做地产最重要的不是地,而是钱和人。你有多少流动资金?团队配置如何?”
何志明眼中闪过一丝尴尬:“资金有限,团队也是从别处挖来的,经验不足。”
杨鸣点点头,没有评价。
何志明的处境他很清楚,传统地下势力转型正规产业的通病,资金受限,专业人才匮乏,又不愿轻易放权给外人。
“我的建议是,不要急着上项目。”杨鸣直言不讳,“先把团队和资金链搭建好。地产不像我们以前做的生意,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集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何志明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可宜城这块地马上就要出让了,错过这次机会……”
“何哥。”杨鸣打断道,“我们这行有句话,叫‘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地永远都有,但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何志明沉默下来,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
杨鸣这番话既是商业建议,也是某种委婉的拒绝,他不打算直接介入宜城的事务。
“杨总,你这边人才济济,能不能派个团队过去我那边,帮我拿下这个项目?”
何志明直接提出请求:“当然,会支付相应的顾问费。”
对于刚起步的地产商来说,专业人才比资金更难获取。
杨鸣思索片刻:“这事我需要内部商量一下。不过,专业咨询可以安排,但人员不好外借,毕竟我这边也是刚起步,每个人都很关键。”
何志明点点头,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