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说对也对,但不够准确。

    它确实是乾隆年间制作的极品官窑,也确实有【瓷母】的称呼。

    但是,它还有一个更加精准的名字——【各种釉彩大瓶】。

    很多人,看到这个离谱的名字,会两眼一黑,认为这是一个花里胡哨的鬼东西。

    然而,这个看起来十分离谱的名字,就是它的官方名称。

    这件瓷器,在瓷器界的地位非常高,与瓷器中被炒成天价的元青花梅瓶不分上下。

    京城博物馆中,有一件一模一样的【各种釉彩大瓶】,被划归为瓷器馆镇馆之宝,国际顶级文物。

    国内瓷器类文物,正常情况下年代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宋五大名窑、元青花瓷器价格才会居高不下。

    而明清时期的瓷器,因为年代教近,价格相对低上一线。

    直到近些年,明宣德仿元青华、明成化斗彩、清三代极品官窑、清粉彩瓷器价格才慢慢炒起来。

    这件清乾隆时期的【各种釉彩大瓶】,也就是所谓的【乾隆瓷母宝瓶】之所以能力压元青花、宋汝窑,成为京城博物院镇馆之宝,就在于他的【瓷母】二字。

    所谓【瓷母】,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众瓷之母。

    一件瓷器,如此大胆,敢称呼自己为众瓷之母,必然是有原因的。

    这件瓷母瓶,和融各家之所长,在烧制时,分别采用高温煅烧、低温煅烧、回炉重烧等多重制瓷技艺,属于陶瓷史上第一件集所有制瓷工艺于一身的瑰宝。

    于此同时,这件【瓷母】宝瓶,使用的瓷釉也是集百家精华。

    宝瓶分别使用:宋五大名窑中的仿汝釉、仿官釉、仿哥窑釉,以及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酱釉等十余种不同瓷釉。

    其中青花釉与仿汝釉、仿官釉、仿哥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等,属于高温釉上彩,需先进行焙烧。

    而粉彩釉、珐琅彩、金彩及松石绿釉等属于低温釉彩,需后焙烧。

    一件瓷器,经过不同的温度,反复煅烧,很容易导致瓷器变形、脱釉、开裂等情况。

    在加上这件【瓷母】宝瓶是一件大型器,需要将瓶身、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