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对着曹嘉宁嗷了一嗓子,夹着尾巴狼狈逃窜。
目送几只狼离开后,曹嘉宁继续行动起来,淌过不足半米深的昆仑河,来到河对面的泉眼旁,挑选一个合适的位置,打洞潜入地下。
“噗通”一声,曹嘉宁顺着自己挖掘出来的通道,跳入地下暗河中。
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下暗河,河水冰冷刺骨,一阵阵宛如食指般的冷气,往曹嘉宁身体里钻。
“卧槽,这么凉!”
他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冷颤,将体内的“龙气”调动起来,才感觉好一些。
随即,一个猛子潜入水底,将水底半露出水面的铜镜取出。
这面铜镜不知用何种材质制作而成,入手时,如同万载寒冰一般,入手极寒,冰冷刺骨。
曹嘉宁感觉自己拿的不是一枚铜镜,而是一块取自南极冰川的万载寒冰。
直到此刻,他才注意到,手中的青铜镜,并非寻常的黄铜色、青铜色,竟然泛着一抹水银般的银白色。
“此物真是神奇!”
“也不知是何种材质制作而成,竟然有如此特效。”
曹嘉宁小心翼翼的将铜镜握在手中,游到地下暗河边缘的空地上。
上岸后,双手拿着铜镜,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仔细查看。
铜镜外围镶嵌的和田白玉,采用西周时期,最常用的粗细阴线双钩雕刻法。
这种雕刻法,非常好辨认。
如铜镜左侧的青鸟纹饰,青鸟身上的纹理,全部采用粗细阴线双钩法。
【阴】的意思,是在玉器上挖出一道凹槽。
粗线阴刻,是指90°角垂直挖出一道凹槽。
西线印刻,是指在挖出的90°凹槽边缘,进行更加精细的打磨,将一侧边缘的棱角磨平,将其变成45°斜角。
采用粗细线双沟法雕刻的玉器,纹理处会形成一侧为垂直边,另一侧为斜边的纹理。
这种纹理,显得更加圆润、立体,生动形象。
粗细阴线双钩雕刻法
看着和田白玉上的青鸟纹饰以及西王母纹饰,曹嘉宁基本可以确定,这件铜镜,是西周时期之物。
但是,他鉴定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