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我苟成了大唐第一功臣 > 第452章(2/3)
  关于为什么某些地块粮食产量过低的问题,开始给开荒的梁师都各军,各民,还有突厥降兵等进行农学教育。

    有一个士兵忍不住了,跳起来:“我们大王是不是已经降唐了?”

    负责讲课的小吏摇了摇头:“不,不,你们是梁国,我们是大唐。只是暂时没打仗罢了,现在坐下,这除草清除田里的石块,也是有讲究的。”

    “我,我不听。”

    小吏起身,走过去把那个叫嚣的小兵按在地上,暴打一盏茶。

    打完,喝了一口水:“比起精通种田,我更擅长刀斧。”

    重新回到讲台上,小吏抖了抖身上的官服:“这套衣服,是用突厥一名百夫长,三名什长,十三颗贼头换来的。现在,接着听,开荒除草翻地清石……”

    刚才还有那么一点点混乱的场面立即变的规矩多了。

    和谐。

    相当的和谐。

    这些,梁洛仁知道吗?

    他知道。

    知道又能怎么样?

    辽东这边。

    终于,窦乐南下岭南之后,第一支从岭南过来的商船队到了,停靠在了新老铁山码头,而后用小船,或是马拉雪橇再运往新营州码头。

    新营州码头就是从高句丽抢来的建安城之后,顺便控制的海边港口。

    眼下,依渤海范围内已经没有高句丽人活动的痕迹了。

    往南,卑沙城在花四娘为首的所谓大唐海匪手中,沿岸受到海匪的不断攻打,加之高句丽失去了建安城,所以渤海一面的海边,已经完全没有了高句丽人的活动。

    整个金州半岛,高句丽人的数量一直在不断的减少。

    而且是以整个镇子,整个村为标准减少的。

    谁说海匪不攻打陆上的目标呢。

    眼下,除了说还没有撕破脸,大唐与高句丽有正面作战之外,要打要防,已经是常态。

    货船分运的货物到了新营州码头。

    辽河已经结冻,正好是一条雪橇的运输道路,速度快,货物运输量大。

    数日后。

    高句丽眼下对大唐第一防御重镇,安市城。

    驻有重兵的安市城以东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