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 第347章 做梦去吧!(2/4)
日子,日军从江苏、山东驱赶来的难民,跟水流似的往北陵县涌,估摸着得有六十多万人。

    难民们心惊胆战地到了北陵县,本以为会掉进火坑,没想到却是个宽敞安全的新天地。

    难民们看着这景象,听多了这儿的事儿,参军的心思也活络起来。可各部队都满员了,咋办?

    卫宁一拍板,又组建了四个预备役军和三个生产建设师,先用这些部队的架子,把难民们整编起来,建个初步的规矩,免得乱了套。

    这些预备役部队,除了练练最基本的军事技能和武装,最重要的就是搞生产和建设。等以后战局更紧张了,他们才有机会上战场。

    这么一算,卫宁手里头,有十五万精锐正规军,还有十六万预备役部队,飞机坦克大炮一应俱全,那绝对是兵强马壮。

    可这么多军队,每天消耗的物资可不是小数目。北陵县原本就有十几万人,再加上鬼子赶来的六十万难民,这数字一加,问题可就大了。

    就说吃饭吧,这就是个大难题,也是鬼子想让卫宁头疼的事儿。

    所以,这事儿就扯到军事建设之外的一个领域了——农业。

    卫宁解决吃饭问题主要靠两招:一是拿黄金换,二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虽说手里黄金不少,能换来够这几十万人吃的口粮,但也不能光吃老本啊,毕竟黄金还得留着换飞机坦克大炮呢。

    所以,像粮食这种基础货,能找别的法子解决就尽量别动黄金。

    武汉会战刚开打那会儿,冬天就过去了,北陵县也到了该种地的时候。

    卫宁没来之前,北陵县就算天时地利人和,一年到头忙下来,亩产量也就三百到四百斤,还得搭进去不少人力。

    可卫宁哪看得上这点产量,大手一挥,直接按现代标准搞农业建设。

    好稻种、营养满满的氮磷钾化肥、各种机械设备一股脑儿上,来了个非传统的种地大法,轰轰烈烈搞起了大产粮计划。

    跟着难民潮跑到北陵县的几个农业教授,一看这计划,简直惊呆了。

    在他们老一套的想法里,哪见过用这么多机械设备种地,更别说这么好的稻种和这么多化肥了,这简直就是教科书上的梦幻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