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监国,满朝惊呼活阎王 > 第204章 话没说完就走?(1/4)
    这的确是弊端,没有人否认。

    许多人考上科举准备做官,但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官。

    所以这才有了进士要在翰林院学习个一两年,才会将他们派遣出去。

    但就像赵宁妄所说的,朝廷设立了翰林院,让他们能通过从前的卷宗,了解到各地官府在治理百姓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举措。

    可是工部的那些官员呢,还有司农司的官员。

    朝廷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培养这些人的地方。

    只能是慢慢适应,慢慢学习。

    这也就导致了,许多人尸位素餐,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吴公,还有夏公,我所做的,不过是让我大夏的年轻人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罢了!愿意读书的,我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官员,想要种地的,我也能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农人!”

    赵宁妄很是自信,“当然,还有其他许多的科目,尽量让这些人都能成材,因材施教,圣人就说出过这样的话来。”

    从赵宁妄的角度解读因材施教这四个字,倒是让两位教过不少学生的大儒,有些别样的触动。

    “所谓顺木之天,便是如此。”

    一开始的时候,吴宽还以为赵宁妄是来捣乱的。

    可没有想到,他居然能够说出来这样一番话。

    这倒是让吴宽有些诧异。

    “你就是打算开这么一家不伦不类的书院吗?”

    吴宽也并没有因为赵宁妄的言语,而对他有格外的高看。

    赵宁妄看着吴宽,问道。

    “难道先生不愿意看见我大夏人人如龙?”

    吴宽深深地看了一眼赵宁妄,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说道。

    “你这话出了我这里只当没有说过,为官在朝,应当懂得避讳!”

    “先生大才,自小我便知道!”

    赵宁妄脸不红心不跳撒了个谎,“我有一个朋友说过,他的梦想。”

    “他愿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希望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

    吴宽冷笑一声,“你说的这个朋友,不会是你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