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名单,不可能说任由官员提议人选,最起码,刘据要对有能力的商人有把握,这可是一件大工程,最近刘据也被此事累得晕头转向,
事关重大,这件事刘据还是自己做才更放心,
倒不是说刘据不信任一众大臣,但说起来免征关税、经济控制,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见陛下面带倦意,霍光心中惭愧,身为臣子,却不能为陛下分忧唉!
见状,刘据拿起书卷,笑道,“往日你们帮朕做得太多了,你要是再不动动脑,找点事做,都要变成傻子了。”
霍光什么都好,就是太要强,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多,这样反而不好,
尽管知道陛下是在宽慰自己,但霍光的心情还是好了些,
“是,陛下。”
“爱卿,人力用穷尽时。”
霍光眼露迷茫,看向陛下,刘据继续道:“就算是再厉害的人,能决定的事也不过三四分而已,你看朕,看似手握天下,实则哪能事事尽如朕的心意,我们尽人事听天命就好。”
霍光若有所思,
“微臣学到了。”
“好了,”刘据笑道,“快来帮帮朕,有你和窦侍中,朕倒是能轻松许多。”
“是!”
霍光上前,与窦富一起,二人将天下郡县巨贾名单接尽于刘据面前,不得不承认,三个人的做事效率就是高,没一会儿,刘据面前已有了一个名单,看过数十个名字,刘据手中有底了。
尽管刘据没说选人标准是什么,但君臣之间实在太默契了,一个眼神,甚至不用眼神,都能知道对方的意思,霍光、窦富检拔的商贾暗合刘据心意,
财力倒是无所谓,有朝廷背书,钱的事都不是事,重要的是眼界和德行,
而检验商贾德行的方法,再简单不过,朝廷每年的粮食价格都会记录存库,找出灾年时,某地郡县商贾的粮价,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
在重利之前,没有哄抬粮价的,就算德行好的,就算他们德行不好,那也眼界到位,刘据不奢求兼而有之,二者有其一就够了。
刘据满意点头,
“不错,你们都在朕这儿用膳。”
丞相霍光和侍中窦富齐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