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皱眉,
“此事还需再议,能做与否,最重要是合乎情理。”
此言一出,百官面上有急色,
之前是陛下搞,他们跟,缺乏主人翁精神,现在被刘据拉扯一下,他们彻底把此事当成自家事了,恨不得马上拍板定下来,
“陛下!”
桑弘羊这一嗓子喊得,情真意切,
“当朝所行皆是前人不能行之事,故更不能以前事之情理度之,古之成大事者,非成别人所不能成之事,
我中原地大物博,但仍有缺处,此商贸一通,可钳制西海,尽揽丰物,让万国来朝,若无军队依之,此事何以维系?”
其余官员纷纷点头,赞同得不能再赞同了!
到底是大汉中流砥柱!
发言就是有水平!
而刘据敏锐的注意到一个信息,
桑弘羊说中原地大物博,别的国家也有不错的资源,其余官员大加赞同,这便是一个大进步。
春秋百家以来,内华夏诸四夷的观点愈发深入人心,中原地大物博,对其他小国都不抬眼看,
其实若是仔细调查一番,各个小国都有可取的资源,若早认真当回事,中原的资源更是取之不尽了,
但这个观点根深蒂固,光靠说的难以改变,
草原自不用说,牛、马、羊那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的,
倭岛,朝鲜,身毒三处,同样改变了官员们的看法。
人家也不穷。
倭岛、朝鲜矿资源丰富,身毒更不用多说,有河流,有土地,天然的农业大国,再加上极丰富的矿产,看得直让人眼馋。
而刘据比其他人更明白,
他们对小国宝贝的认知还不够深刻,
倭岛还有硫磺。
火山生产的大量硫磺,是天然的火药和药材材料,以后若要制火药,可离不了这个。
另一个就是印度的棉花,此时汉人主要还是布、麻,距离棉花革命还有上千年的路要走,印度是天然的种棉圣地,英国殖民印度,在此产棉花,也是因此。
硫磺和棉花,不夸张的说,是未来的战略物资,而在时人甚至还没意识到这两种物资重要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