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火力持续性可以适当牺牲一点。
毕竟,这种武器的主要用途应该是对付敌方扎堆的步兵或者近距离爆破工事,
至于反装甲能力?
组长嗤笑一声,这种需求倒是最不着急的。
鬼子的坦克本就不多,再加上安民军的装甲力量远远占优,剩下那些鬼子的战车早被装甲部队和空军抢去“开罐头”了。
并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汉斯的铁拳这种超口径火箭弹和未来的rpg的存在的组长,单纯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就已经摸索到了一条清晰的方向:
前线真正需要的是一种重量轻、口径大、可随用随弃的“筒子”。
这种武器将不需要复杂的辅助设备,仅靠单兵就能随时发射,简单、高效、实用。
“头,有情况,好像是给前线送饭的鬼子炊事兵。”战友的小声提醒将组长的思绪拉了回来。
“全体都有,准备战斗。”组长放下其他重物,端起步枪,“给送饭的小鬼子来上一炮,让战壕里鬼子也尝尝饿肚子的滋味!”
-----
另一边,在第一枪械所的一间实验室内,几位设计师围坐在长桌旁,面前摊开的图纸和模型零件散发着新鲜油墨的气息。
这里正是勃固军工科技的核心之一,最近张弛的新要求让整个团队忙得不可开交。
传统的军工研发是由前线提出对新武器的要求,然后后方的军官和科研人员再在要求的基础上设定指标,按照指标研发新武器。
不过由于张弛这个穿越者的存在,目前安民军的武器开发呈现出一种略微‘超前’,正在面向下一个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样子。
麻永春,曾经隶属于白鹰海军部下属的武器研制小组,参与过18 57无后坐力炮立项研发,算是个响当当的专家。
在被张弛重金从白鹰挖来后,此时正是第一枪械所,无后坐力炮与火箭筒研发小组的组长。
而副组长则是张弛花费黄金从系统中兑换的科研型合成人俞峻,他虽然脑内没有未来各种武器的详细图纸,但却被系统灌输了大量的火炮与枪械原理。
也因此,张弛脑海中的很多只有大概外形和基础原理的未来武器,都是先通过俞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