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中,目前就有不少这样的学生,张弛对他们可谓是寄予厚望。
侯先生拿过那份资料粗略翻了翻,先是被上面所描述的优异性能所震惊,心中有数后便道:
“根据你之前送来的白鹰制8 114火箭和毛熊的-13 132固体火箭(喀秋莎搭载的就是这款)的样品来看,即便不改变原有配方,只是放入这种聚硫橡胶,我觉得射程就能有一倍的提升,当然,弹体可能要适当加长一些。”
侯先生虽然不懂什么空气动力学,但他懂燃料的能量密度。
本着只要能量大,搬砖飞上天的道理。他对于这款聚硫橡胶添加剂十分看好。
“好,只要新的固体燃料研发出来,火箭研发小组那边用了没问题,我就给大家发奖金!”张弛豪爽的承诺道。
“太棒了,我们今天开始就加班干这个。”
“张司令大气。”
“好啊,又要有钱下馆子了。”
张弛看着干劲满满的大家,对着侯先生笑了笑。
他很清楚,对于大多数基层甚至中层员工来说,讲奉献、讲奋斗、讲美德或许一时有用。
但物质上的供给才是最重要的。
君不见文兵长到了光州的电视节目上还在为全小将说好话?
收买人心的最简单方法永远就是物质奖励,张弛从没忘记这件事。
侯先生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是办过工厂的,当然知道工人们吃饱穿暖了才有力气干活,可惜
-----
张弛在保镖们的簇拥下离开了南华化工的实验大楼,心里幻想着能不能尽快搞出远火。
他觉得比起谢尔曼坦克这个载体,其实谢尔曼管风琴头顶那套t34多管火箭炮装置更适合安装在猎潜艇之类的舰艇上。
只要射程更高一些,类似南洋这种水网密布的环境,安装有多管火箭炮的小艇将比游击神器107火箭炮更神出鬼没。
不过有了好的固体燃料,谁也没说只能开发一款火箭弹啊。
在张弛心里,自然是107火、122火、220火、300火全都要啊。
突然,张弛看到留守在那台防弹轿车上的秘书焦急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