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则是在闭关应对大劫,不问世事。
如此一来,地府和人间的人手变得极为短缺,对阴阳界的管控也逐渐力不从心。
所以地府先是放弃了对阴阳界边边角角那些偏远地带的管理,仅仅保留偶尔的巡逻。
可随着时间推移,人手愈发不足,最终索性彻底放弃了对阴阳界的全面管辖。
他们设立起强大的结界,又在各处多多设立鬼门关,让那些孤魂野鬼有了集中出入阴阳两界的固定通道。
地府的这一决策,虽说无奈,却也实属权宜之计。
只是由于阴阳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阴阳交汇属性,对孤魂野鬼有着天然的强大吸引力。
那些孤魂野鬼,有的心智尽失,浑浑噩噩,有的茫然无措,四处乱撞,很多根本找不到通往鬼门关的道路,只能在阴阳界无尽地徘徊。
时间一长,也容易出乱子。
佛教见此情形,便瞅准时机介入其中。
既然地府无力也无心管辖,那他们便主动请缨,代为管理。
地府本就不想管,如今有人愿意接手,自然求之不得。
双方经过一番商议,签订了契约,从此阴阳界便归入了佛教的管辖版图。
佛教接管阴阳界,虽说打着济世度鬼的旗号,但也并非全然无私。
毕竟阴阳界地域辽阔,哪怕是那些不起眼的犄角旮旯,累积起来也是不小的一片区域。
而且阴阳界内游荡着数量众多的鬼魂,若能妥善处理,通过超度等方式,便能积累大量的功德。
这对于重视功德修行的佛教而言,无疑也有不小的吸引力。
然而,佛教自身的人手同样有限,难以实现对阴阳界的全方位、精细化管理。
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将阴阳界划分成大小不一的一块块地域。
那些关键的、重要的核心区域,由佛门自己人亲自坐镇管理。
而其他一些偏远、难以顾及的边边角角,则采用外包的形式,交给投靠过来的小喽啰打理。
这阴阳法王,便是众多外包者小喽啰中的一员。
他所盘踞的地方,是阴阳界比较偏僻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