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戴权和颜悦色的问。
杨起神色轻松的点点头,“也好,本王的千里驹较快,戴公公你先一步,本王同我家老太太说一声,戴公公在东华门等本王就行!”
戴权自然不敢反对,立刻告辞,离开了正堂。
杨起见戴权离开,也转身朝后院梅老太妃的院子而去。
……
杨起脚步匆匆地来到母亲梅老太妃的住处。
梅老太妃正坐在榻上,手中拿着针线,专注地绣着一方帕子。看到杨起进来,她停下手中的活儿,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儿啊,这般匆忙所为何事?”梅老太妃问道。
杨起神色略显凝重,走到母亲面前,微微躬身说道:“母亲,陛下派人来宣儿子进宫见驾,儿子估计是为了让儿子领兵出征,剿灭藩王之事。”
梅老太妃一听,手中的针线“啪”地掉落在地,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眉头紧皱,满是担忧。“什么?要你领兵出征?
不行,万万不行!战场上刀剑无眼,凶险万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让为娘如何活下去?”她激动地站起身来,紧紧抓住杨起的手臂。
杨起轻轻拍了拍母亲的手,宽慰道:“母亲,您莫要太过担心。儿子久经沙场,靠军功封王,并非毫无经验
这是陛下的旨意,也是儿子为国立功的机会。”
梅老太妃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儿啊,娘知道你战功赫赫,可每一次上战场,
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那藩王势力不容小觑,这一去不知要面对多少艰难险阻。”
杨起目光坚定,神情刚毅,“母亲,儿子身经百战,岂会惧怕?况且,国家有难,儿子义不容辞。”
梅老太妃身体微微颤抖,“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娘实在舍不得你去涉险。”
杨起扶着母亲重新坐下,语气沉稳而坚决,“母亲,您放心,儿子定能不辱使命,凯旋而归。
若能成功剿灭藩王,也是为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梅老太妃长叹一口气,“娘知道你胸怀壮志,可这战场瞬息万变啊!”
杨起蹲下身来,握住母亲的手,“母亲,儿子征战多年,自有分寸。您在家安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