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 二月初三
昌隆帝坐在金碧辉煌的乾元殿龙椅之上,手中紧握着牛继宗送来的捷报,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众爱卿,牛继宗不负朕望,成功收复失地,还将那逆贼陈德定生擒,实乃大功一件!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商议该如何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林荀率先出列,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牛继宗此次平叛,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忠诚之心。
臣以为,可晋封他为镇国公,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以彰其功。如此一来,也是让牛将军恢复先祖荣光,可谓是光宗耀祖,
既能激励牛继宗继续为朝廷效力,也能让天下臣民看到陛下对功臣的厚爱。”
昌隆帝微微点头,目光投向户部尚书秦业:“秦爱卿,此事关乎财政,你意下如何?”
秦业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奏道:“陛下,晋封国公虽需耗费一定的赏赐,但牛继宗之功,值得如此厚赏。
不过,如今国库虽算充盈,但各地战后重建尚需大量银钱。
臣建议,赏赐可分为即刻赏赐与后续恩赏。即刻赏赐以彰显陛下的嘉奖之意,后续恩赏则可根据国库情况,
逐年发放,如此既能表达陛下的隆恩,又不会让国库压力过大。”
昌隆帝思索片刻,赞同的点点头,“秦爱卿言之有理!”
又看向礼部尚书刘晨:“刘爱卿,依你之见,这晋封仪式该如何操办?”
刘晨从容出列,行礼后说道:“陛下,镇国公乃超品之衔,晋封仪式务必隆重庄严。臣建议选在黄道吉日,于南郊祭天之后,在太和殿举行封爵大典。
届时,陛下亲赐印绶、冠服,昭示天下。同时,可昭告天下学子,开恩科,选拔人才,为朝廷注入新的活力,也与此次平叛大捷相呼应,彰显陛下恩泽天下。”
昌隆帝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又落在内阁大臣侯敬身上。侯敬心领神会,赶忙奏道:“陛下,牛继宗麾下将士众多,皆在此次平叛中立下汗马功劳。
臣以为,可论功行赏,对各级将领分别进行提拔、赏赐金银绸缎等,以激励军心。对于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追封谥号,抚恤其家属,让他们的忠魂得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