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集中力量攻打其中一处,待拿下后再挥师另一处,这样能确保每一次行动都有足够的兵力和物资支持。”
阴无咎却有不同观点:“我觉得还是应先攻打陕西、山西,将这两地彻底明面掌控。这两地是我们暗中经营许久的地方,里应外合之下,拿下并非难事。
只有先稳固这后方根基,再考虑河南与山东的进军,才更为稳妥。否则,若贸然进军河南或山东,后方不稳,恐生变故。”
端木诡回应道:“阴兄,陕西、山西的拿下只是时间问题。当下我们面临的关键抉择是河南与山东。
我倾向于先取山东。山东的地形复杂,有山脉丘陵可作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一旦我们占据山东,就能建立起稳固的防线,抵御朝廷可能的反击,为后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法秦分析道:“诸位,我们还需考虑朝廷的反应。
若我们进攻河南,朝廷必定全力防守,因为河南距离京城太近,威胁太大。
而进攻山东,朝廷或许会有所轻视,认为山东相对偏远。
我们可以利用朝廷的这种心理,出其不意地拿下山东,然后再回师河南,
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最后携大胜之威,攻伐陕西山西两地,如此一来,哪怕王爷立刻起事,也无后顾之忧,这七州之地就是王爷最大的底气!”
李逸也发表看法:“无论选择进攻哪里,情报工作都至关重要。
我们要提前摸清敌军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以及各地的民心动向如何?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杨起静静地听着众人的激烈讨论,心中不断权衡。
许久之后,他站起身,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
本王决定,先集中力量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山东,一路进攻河南。
进攻山东的部队,要出其不意,迅速占据战略要地。
进攻河南的部队,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吸引朝廷主力。
同时,李逸务必加强情报收集,为两路大军提供准确情报。
庞通、林宇,你们负责调配粮草辎重,确保后勤无忧。
赵谦、南宫策,做好舆论宣传,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