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贤才,以充实我朝栋梁。
朕欲开一次恩科,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礼部尚书刘晨率先出列,躬身行礼道:“陛下此举乃英明之策。
开恩科可广招天下有才之士,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实乃我朝之幸。只是这恩科具体章程,还需仔细商议。”
杨了点头:“刘爱卿所言极是。这恩科之事,关乎朝廷未来,不可草率。”
户部尚书秦业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此次恩科可依旧例办理。
首先,需确定开科时间,一般选在春秋两季为宜,春季称春闱,秋季称秋闱。如此可让各地学子有充足时间准备和赴考。”
杨起微微颔首:“时间一事,就按秦爱卿所言。那考试的层级和内容,又当如何?”
秦业继续说道:“恩科分三级进行,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考中者称举人,可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
会试则在京城礼部贡院举行,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
最后便是殿试,由陛下亲自主持,考中者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共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杨起沉思片刻,问道:“考试内容方面,可有具体要求?”
这时,吏部侍郎史鼎上前一步:“陛下,考试内容当以经义为主,着重考察学子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运用。
首场考经义七篇,要求考生依据《四书》《五经》中的内容,阐述自己的见解,文章格式需遵循八股文规范,以彰显学子的学识和逻辑思维。
第二场考论一篇、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旨在考察学子的政治见解和处理政务的能力。
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让学子对当下的时政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以选拔出有真才实学、能为朝廷所用之人。”
杨起听后,颇为满意:“经义考察学子学识根基,时务策则能看出他们对当下局势的见解,如此安排甚好。
崔爱卿,你主管国子监多年,对学子选拔之事有何补充?”
国子监祭酒崔钰出列,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