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性,只要我们发起了进攻,他们肯定会拼命的射击,尤其是那些轻重机枪,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绝对会扣住扳机不放。
毕竟小命是自己的,只要不让人冲上来,就算消耗再多的子弹也无所谓。
这就形成了一个好玩的情况,我方每打出一发子弹,起码能让敌人消耗七到八发,这就打成了一个消耗战。
以前我们穷,就连主力部队也是缺枪少弹,哪怕是一换八,我们也换不起,平时作战都觉得弹药不够,怎么可能用来做这种无意义的事情。
直到我们的兵工厂建立以后,才有了一定的条件,尤其是工业区附近发现了大量优质铁矿和铜矿,在子弹方面已经有了保障,就算是被消耗掉了,后勤部那边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充。
于是孔昊趁机提出了这种猥琐的战术,一换八,甚至一换十,小鬼子的弹药储备也不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大量消耗敌人的弹药,就等于降低小鬼子发动大规模的战役的潜力。
毕竟小鬼子很多弹药都是从后方运过来的,而且优质的铜矿可不是那么好找的,只要子弹被打出去,那就是钱啊。
目前我们的子弹产量一年是八千万,而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都还使用八换一的战术,敌人起码要拿出六点四亿发子弹,就算是小鬼子全体去当裤子,也造不出这么多子弹来。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现实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而且孔昊在提出这种战术的时候,还引起了很多的讨论,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
最终经过多方测试,发现效果还是不错的,就让各地的民兵去执行这个计划,反正对于我们来说也没啥坏处。
就比如这次,马家河子据点敌人就申请补给各种子弹九千发,手雷三百个,还有一百发照明弹,至于我们消耗的子弹只有区区的六百发,再加上八十八个之前根据地造的土制手榴弹。
自从我们的兵工厂能量产进攻型手榴弹和防御型手榴弹以后,以前那种黑火药制造的手榴弹就被嫌弃了,于是交给地方部队,可是游击队这边也是看不上。
毕竟有的质量差的土造手榴弹,扔出去只能一炸两半,运气好还能砸伤一个敌人,运气不好只能熏敌人一脸黑。
现在民兵的装备也上来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