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波拉似乎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绷紧了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眉飞色舞的拿起啤酒杯跟徐谨言手里的杯子碰了一下。
“那么,我们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你对于时间的分配,还有些拿不定主意,是吗?”
随着“叮”的一声,俩人默契的笑了。
再次喝了一口啤酒后,徐谨言说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没错,这部书剧情足够的丰满且厚实。
但电影留给我的时间不能太长,我们得考虑观众的耐性。”
科波拉再次点点头。
说起时长,如今的电影绝大部分还都是90分钟到100分钟左右上下浮动。
其实也不是没有更长的,但为了考虑商业性和科波拉所说的观众坐不坐的住的问题。
因此电影的时长就不能拖的太久。
“我觉得未必非要卡死100分钟这个时间。
我们完全可以拍够150分钟。
当然,你要是能在140分钟讲完更好。”
徐谨言却摇了摇头,对于科波拉所说的问题进行了反驳。
“但这样会严重影响这部片子的商业性。”
马上,科波拉还在思考时间问题的时候,戴阿米提出了反对意见。
“亲爱的戴阿米。
你觉得是这部片子的商业性重要,还是故事的完整性以及奥斯卡重要?”
徐谨言却不惯着戴阿米,当即反问。
“这。。。”
戴阿米马上愣住了。
作为制片人,她首要的考虑是保证拍摄预算被正确的使用,整部影片在预定的轨道上拍摄,以及上映后的票房回报。
但对于电影本身,她其实懂的并不多,起码不够专业。
因此,徐谨言的这番话,直接把她给问住了。
“你说的对,徐。
教父1用时175分钟,教父2用时200分钟。
也没有见观众忍耐不住,反而不但取得了票房上的保证,也获得了奥斯卡的认可。
所以,你觉得肖申克的救赎用时150分钟会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