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大量敌军就要登上城头,城头守军还在躲避飞石。高顺带着亲卫冒着飞石冲上城头,镇定地指挥守军展开反击,在高将军身先士卒下,兵卒们也不再惧怕,迅速进入各自岗位,弓箭手们站在城垛后面,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攀爬的敌人,其他兵卒朝云梯扔着滚石或者倾倒烧滚的热油。
弓箭在空中交错,石块在天上飞舞,滚石和热油顺着墙体倾泻。在战场的每一刻都充斥着震耳的喊杀声和不绝于耳的巨石轰击声。
仅仅2个时辰,城头和城下就尸山血海一片。
城上的兵卒只能踏着血水,踩着残肢来回奔波着,多数人都是被飞石砸死或击碎。
城下也是遍地的巨石,每一块巨石下都压着一到几名敌军兵卒的残尸。城墙根下,垒满被从云梯打下摔死的兵卒,将近2米的尸山。整个城下已难以立足,但是董卓的进攻号角还没停止。
“都把我们当炮灰!横竖都是死!大家一起反了吧!兴许还能逃出去!”董卓军中一个伍长扛不住压力,高呼起义。
原来董卓为了保护自己的亲兵,把从袁绍、丁原那里投降过来的15万兵卒编入到攻城的前军中去。他们冒着飞石、箭雨攻打了2个时辰,死伤已经超过8成,且半数都死于自家抛射的飞石,但是董卓毫无撤军或者替换的意思。本来作为投降军已经被歧视,不受待见,如今被完全当作炮灰让他们彻底绝望。
在那个伍长振臂高呼下,剩下的3000多人都响应跟随,调转枪头冲向董卓的督军方阵,意图突围逃跑。董卓被这临时倒戈打的措手不及,暴跳如雷,急忙下令撤回所有攻城军队,对起义军进行围杀。可怜的起义军,在西凉骑兵的围剿下几乎被屠杀殆尽,仅有几十号人突围遁入山林中去。
因为起义军这个小插曲,董卓只能暂且撤军调整。董卓计划的消耗战,拿人命换胜利,一鼓作气破城的想法也宣告失败。
如果不是那3000人的起义反戈,再有2个时辰,都城可能就真守不住了。但是正因为董卓视生命如草芥,缺少对生命的基本尊重,引发起义又成了必然结果,一切犹如因果循环。
这一战,汉军死伤6000多人,高顺将军也被碎石击伤大腿,暂时丧失行动能力,难再上战场。董卓方攻城死伤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