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洋出口已被密密麻麻的船只封堵。大华士兵手持神臂弩,严阵以待,利箭在弦,蓄势待发。野利遇乞深知,若强行突围,必遭重创,死伤惨重在所难免。
此时,李泌屹立高处,放声高呼:“野利遇乞,你已深陷绝境,还不投降!”
野利遇乞闻得此言,怒目圆睁,喝道:“李泌,你这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也敢在我面前张狂?实乃不知死活!”
李泌也不多言,指挥投石机,每隔两个时辰,便将石块如雹雨般投下,持续向西夏兵施压,以此来逼迫野利遇乞从涌洋口突围。
如此做,全因李泌来得匆忙,石块有限,涌洋口内部颇为巨大,一次性全部投石并不能起到多好的效果,还不如间断投石,压迫其神经,他已在出口处部署近五万弓箭,就等野利遇乞突围之时,将其一网打尽。
如此这般,野利遇乞数万大军被困涌洋口内,时光流转,粮食渐趋耗尽。士兵们饥肠辘辘,士气低落,萎靡不振。野利遇乞见此心急如焚,苦思突围良策。
一日夜,变故突生。
野利遇乞为求一线生机,悬赏重金,招募当地居民探寻出路。有斥候觅得一贪财渔夫,此渔夫知晓一条淤塞隐秘水路,可绕过涌洋口,直入渭水。野利遇乞得此消息,欣喜若狂,遂挑选数万精锐之士,趁夜色朦胧,昼夜不停挖掘淤塞水道。
“殿下,大事不好!野利遇乞要逃!” 林三神色慌张,抱拳急奏。
“怎么回事?” 李泌眉头紧皱问道。
“不知野利遇乞从何处寻得一条隐蔽淤塞之路,如今已逃走大半!” 林三言语间满是焦急。
李泌略一沉吟,当机立断,疾步下山,乘船直抵涌洋口,亲率前军入内,大声喝道:“快!万箭齐发,能杀多少算多少!”
李泌心中明了,自己和野利遇乞作战,必须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借助军械之力,尽可能多的歼灭野利遇乞的有生力量,断不可使其有喘息之机,否则后患无穷。
令出之后,李泌一人当先,乘船追至野利遇乞逃逸的隐蔽河滩。但见四周寂静无声,芦苇丛生,随风摇曳,他心下隐隐不安,一股不祥的预感笼罩心头。
林三见状,进言道:“殿下,此处芦苇茂密,又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