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 第224章 还得继续赈灾(3/4)
瑜道:“多低的价格?”

    吴牲摇头:“不知,应该不会高于这次的混合粮?”

    洪承畴在心里计算了一番,发言道:“地里两年无收成,就是再低的价格,百姓们也买不起啊,依下官看,这以工代赈的法子,还得继续执行……”

    吴牲很不愿意,他去年九月来陕北赈灾,本来预计今年三月返京,与他同来的御史们,也在咬牙硬撑着,准备熬过三月,风风光光地回去。

    哪知道今年陕西的干旱,更严重,他们收到朝廷的任务,今年继续赈灾,朝廷今年比去年大方,拨来了三十万两银子。

    问题是,现在的陕西,就算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外地商人运点粮食过来,连双倍盐引都不愿意要,直接要银子,三十万两银子,连十万石粮食也买不到。

    他也没办法,准备凭着良心,将三十万银子能买到的粮食,下发到受灾的府县,做完统计数字,就回去交差。

    他受够了西北的苦寒,巴不得早一日结束工作,回到北京去,想起北京那座被自己嫌弃的两进院子,他此时都觉得无比温馨!

    可是,他是御史,朝廷又加了他巡按的差使,继续监督陕西的赈灾工作。

    跟着他出来赈灾的几位御史,看到了民间饿死人的惨剧,看到各地蜂起的乱民,要不是各地的官店里,低价供应“粮食”,要不是朝廷在各个县城施粥,陕西真的如太后预测的那样,要乱。

    这几位都乖乖地闭了嘴,再也不觉得太后开店,是与民争利了。

    今年要是不下雨,他们是别指望回北京了。

    想到此,他说:“朝廷对西北的要求,就一件事:维持稳定。据此,本官讲几点意见,这也是朝廷对陕西赈灾的意见。

    第一,朝廷运来鱼粉,当地官府也要凑一些粮食,加工成混和粉,用来施粥。

    第二,加大以工代赈的力度,继续开挖沟渠、塘堰和水窖,方便储水和灌溉;

    第三,继续修整和拓宽官道,对于驿站、巡检司等基层组织,不得随意裁拆,而是要加强管理,让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布政使司这边,要做一个预算,按目前的救灾力度,能否保证陕西地方的稳定?要加大力度,还需要多少钱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