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 第233章 阖家团圆一(2/4)
信王朱由校还未大婚,一个人来参加家宴,相比于三位王叔家里的热闹,显得形单影只,所以一到西苑,就被懿安太后叫到朱由校身边,陪朱由校聊天。

    今儿的家宴,是懿安太后张嫣操持的,张蔷来到西苑,什么都不用管,只陪着朱由校在崇智殿的暖阁里喝茶,聊一些朱由校关心的问题。

    “朝廷调整了辽东的策略,取消了在大凌河筑城的计划,所以,今年的辽饷减少了一百万两,”张蔷与朱由校、信王朱由检兄弟在围炉煮茶,将红枣、核桃、还有蒸熟的土豆、红薯放在炉子周围的铁丝网上烘烤。

    空气中散发出茶香和红枣、红薯的甜香,朱由校也不让人伺候,拿起一颗烤得爆开的核桃,亲自动手捡出核桃仁,放一瓣到张蔷的碟子里,再放一瓣到信王的碟子里,很有成就感地道:“尝尝,烤熟的就是香。”

    吃东西也不耽误他关心国家大事,他问:“袁崇焕明年的预算是多少?”

    “三百万两,其中一百万两,用来购置火器,另外两百万两,是饷银。”张蔷拿起一颗红枣,用小剪刀一点点剪碎,要放进茶壶里煮。

    朱由校挡住她的手:“那是绿茶!”

    信王忙拎过另一只茶壶,揭开盖子道:“嫂嫂放这里,这壶是果茶。”

    “孙师傅没意见么?”朱由校对孙承宗,是十分尊敬的,孙承宗在辽东筑城,差点将国库掏空,朝廷不得不加征辽饷,朱由校仍然支持他。

    “他有什么意见?”张蔷反问道,“他在辽东筑城,筑得东虏变成了后金,越变越强,大明越来越弱,年初抗击后金,他亲眼见到,火炮才是打击骑兵的利器。

    所以,撤消大凌河筑城计划,是孙首辅亲自提出来的,况且,今年的辽饷,只收上来二百一十万两,全靠户部清理官店的收入,才填上这个窟窿。”

    提到官店,朱由校就十分羞愧,他一直以为,魏伴伴帮他把朝堂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年还能给内帑挣上百万两的银子。

    谁知张蔷一秉国,单是清理全国各地的官店,收缴被侵吞的国有资产,国库就得到近三百万两的收入,而官店的收入,只有三成上缴到国库,地方留存达七成!

    这么多银子,地方官府能办多少事?

    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