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 第246章 进攻晋王府(1/4)
    檄文发布的当日,二王分别在太原与大同宰杀牲畜以祭军旗,意图先攻取这两座重镇,裹挟山西的地方官员以及边军中预先约定的将领,从而割据山西。

    他们计划打通与蒙古的通道,确保后路无忧,随后挥师东进,直取京师……

    开平二年八月十五,正值巳时,秋日的阳光洒在晋王府的琉璃瓦上,一片金黄。承运殿前的广场上,近两万的将士携刀带枪,肃立静听世子宣读檄文:

    “昔我皇明祖训……而今朝纲不振,奸臣当道,皇权旁落,社稷危如累卵,百姓苦不堪言,此情此景,天地难容,祖宗痛心!

    ……朕,晋王朱求桂,代王朱彝梃……誓师靖难,意在清君侧,诛除奸邪,恢复祖制,安定天下!

    ……正义必胜,天道酬勤。待奸邪尽除,国家安定,朕定当论功行赏,封爵加禄,与尔等共享太平盛世!

    ……今发此檄文,告之四海,望天下士民,共鉴之,共助之!愿天佑大明,祖宗之灵,庇佑我军,诛除奸邪,还我大明一片朗朗乾坤!”

    世子的语调慷慨激昂,场上的将士不时举起刀枪应和,喊杀之声震耳欲聋!

    ……………………

    朱审熇是晋藩远支的宗室成员,年至二十有余,却仍未被录入玉牒,就连“朱审熇”这个名字,也是父亲私下里为他取的。

    未在玉牒上留名,便意味着没有禄米可领。他兄弟八人,唯有排行靠前的两位兄长,因在玉牒上有名,得以获封奉国中尉的爵位,余下的六兄弟以及五个姐妹,皆未录入玉牒,他们离嫡支太过遥远,根本无人问津。

    全家二十几口人,仅靠父兄三人的禄米度日,而这三人的禄米,又时常被拖欠,每人每年应得的两百石禄米,能领到三成就已是万幸。

    为了生计,朱审熇兄弟或跟随嫡宗的商队走私至蒙古;或加入嫡宗的马队,干些“行侠仗义”的勾当。

    朱审熇便是马队中的一个小头目,手下有五十余人,人人骑马,配有二十支三眼铳,而他本人更是拥有一支从边军手中高价购得的火绳枪,装备之精良,可见一斑。

    八月十五这天,他率领手下,与王府的其他马队一道,总计上千人马,整齐列于承运殿前,誓师祭旗之后,便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