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与汉人们一起淘金,如今已经学会日常的汉语,成了部族与府衙沟通的桥梁。
近日要收购的是小麦,杨古安给每人发了一把镰刀,这些带着锯齿的镰刀,割起麦子来又快又省力,他指着正在劳动的汉人护卫们说:“学他们那样,先割倒。”
夏允彝指挥着护卫,抬来一只木头打制的大木桶,足有八尺见方,他招呼杨古安道:“杨,抱一捆麦穗过来,教你们如何使用。”
杨古安抱着一捆麦穗过来,护卫接过来放在地上,用手分出一小捆,用双手握着,叭叭叭地在木桶的内侧摔打起来,只几下,麦穗上的麦粒,就掉进木桶里。
乌伦上前,跟杨古安一起,各自拿起一捆麦穗,学着护卫的样子,叭叭叭地摔打起来。
这是南方人收割水稻的法子,夏允彝没有平整场地,而是利用满山的林木,打制了这种大木桶,这样收获的粮食,没有泥沙,磨粉的时候,不用再清洗一遍。
经过十来天的劳动,夏允彝的北山府衙,收获了两百来石麦子,乌力吉部,也收获了两千多斤麦子。
紧接着是玉米,收获了三千多斤,夏允彝分了两百斤给乌力吉部。
“明年的种子,”他说,“明年多开地,玉米比麦子长得好,秸秆可以喂驯鹿。”
产量最高的,是土豆,八十多亩地收了五万多斤!黄澄澄堆得跟小山似的,乌力吉部也分到了五千多斤土豆,一千多斤红薯。
夏允彝派了几名护卫队员,来到乌力吉部,教他们挖了一个大大的地窖,将土豆、红薯、全都存在地窖里。
外兴安岭的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乌力吉部与护卫队员们,一起收割了高粱,在粮食匮乏的时候,高粱是人类的粮食,现在有了麦子土豆,高粱就成了驯鹿的口粮。
杨古安的部族,包括乌伦原来的部族,从来没有在秋天贮存过如此多的粮食,望着满仓的粮食,听说今年冬天不会再挨饿,部族里的女人们,就忍不住痛哭……
乌伦竖起大拇指,对杨古安道:“杨,夏大人给咱们粮食,是安达,咱们送一头驯鹿给他!”
部族里的五头驯鹿,三头母鹿,是杨古安用盐巴换回来的,两头公鹿是用母鹿在山林里引诱回来的,是部族最珍贵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