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如此姿态,朱高炽以为徐闻还是拒绝,心中暗自叹息。
徐华却继续说道:“家父所言,大行皇帝与自己,有再造之恩,且翁婿之情,他若不送,是为不孝。”
“新朝初立,蒙殿下厚爱,如若不来,是为不忠,家父不愿做这不忠不孝之人,明日他哪怕是坐着轿子,也会到场。”
“好好好!”
朱高炽闻言大喜,刚刚脸上的愁容也一扫而空。
越国公徐闻到场,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
代表着以徐闻为首的勋贵阶层,以及大部分文臣,武将,都拥戴新朝。
虽然在朱高炽回朝以后,徐闻彻底交权。
哪怕是兵部事宜,也交由侍郎处理,蜗居于越国公府中。
朱高炽发布的各项政令,也被坚决有效地执行下去。
但身为勋贵之首,徐闻如果缺席,那百官众臣会如何看待?
新皇登基就清理权臣?
又或者是君臣不合,新朝初立就遇危机?
不管是哪个,都不是朱高炽愿意看到的。
他需要徐闻的威望为自己背书,震慑其他宵小之辈,尤其某个知名不具的汉王。
所以朱高炽曾经下旨,让徐闻入宫,主持大局,但都被以各种理由推脱。
他尚未登基,这种旨意不便多下。
而且还会给人威逼之嫌。
朱高炽也只能通过身边的徐华,徐谦试探口风。
本想到徐闻会一直闭门不见,却未承想最后时刻,居然松口了。
朱高炽也算是松了口气,明日有徐闻坐镇,万事无忧!
“明日越国公将为百官之首!”
朱高炽最后反复叮嘱两兄弟,言下之意,希望徐闻一定要到场。
徐华徐谦两人这才告退,明日大典,徐华安排好执勤班次后,和二弟都要回去沐浴更衣,做好准备。
两人还未出宫门,却被朱瞻基叫住,他神情有些严肃。
“你们两位有时间,陪我走走吗?”
三人从小一起长大,同为玩伴,现在虽为君臣,但好友相邀,两兄弟还是点点头。
朱瞻基与徐华徐谦二人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