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在众臣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大明王朝,正式进入洪熙新朝。
按照进场的顺序,大家依次离开紫禁城。
杨士奇趁这个机会,凑到了徐闻身边,小声询问道:“嗯师,您是不是打算辞去兵部尚书之职?”
“嗯?”
徐闻略微诧异的看他一眼。
自己确实有这个心思,小杨怎么知道的?
看样子这些年,他成长不少,足以担当大任。
“你想知道些什么?”徐闻蛋蛋询问。
杨士奇赶紧解释道:“现在恩师父子三人同朝为官,且皆为朝中重臣,徐华贤弟更是执掌京营,以恩师一贯的稳重,想来会避嫌,向朝廷请辞。”
说得和徐闻想得差不多,但他还是想听听杨士奇想表达什么,所以点点头示意杨士奇继续说下去。
“我希望恩师暂时不要辞去兵部尚书。”
“此话怎讲?”
徐闻倒是没想到,杨士奇会提出这个要求,这个门生显然有自己的见解。
杨士奇道:“这不单单是我的意见,陛下也有类似的想法,只是和徐华,徐谦两位贤弟交流的时候,并未透露过,不想让他们两位为人子者难做,就只有把担子压在我身上。”
顿了顿,他接着道:“不管是陛下,还是太子,都希望恩师还能坐镇京师一段时间,待局势稳定后再做决定。”
稍稍一想,徐闻便明白为什么朱高炽不亲自对自己说了。
本来是封了越王之后,就能顺理成章把自己留在京师。
可自己拒不接受,就只有启动备选方案,让杨士奇出面。
新皇想把徐闻留在京师,也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初登大宝,需要前朝重臣来撑场子,没有什么比他更合适的。
第二层,则是很隐晦了。
朱高炽和徐闻一同成长,这位越国公有多大的威望,背后有多大的势力,天子一清二楚。
他身为一个帝王,哪怕是再信任对方,也要下意识地做好万全准备。
与其让徐闻辞官后,闲云野鹤一般不受控,还不如放在自己身边,时时刻刻都能看到,自己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