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344章 李林甫对裴徽的警示和提醒(2/7)
的影响力之大,甚至可以说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想到此处,李林甫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情感波动,犹如滔滔江水,汹涌澎湃,连绵不绝。

    这种感觉异常复杂,难以用言语准确描述。

    它并非单纯的欣赏之情,其间还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嫉妒之意。

    毕竟,裴徽年纪轻轻,却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轻而易举地登上权力的巅峰,坐拥这令人瞩目的滔天权势。

    相比之下,自己多年来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历经无数风雨,才好不容易有了今日的地位。

    而裴徽的成功似乎来得太过容易,怎能不让李林甫心生嫉妒呢?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段漫长且充满荆棘与险阻的征途之上,他所付出的代价已然超出了常人所能想象的范畴。

    为了能在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位子上坐得稳如泰山,不至于被李隆基轻而易举地驱赶下台,他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将自己所有的精力与心血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其中。

    其拼命程度,恰似那义无反顾扑向熊熊烈火的飞蛾,全然不顾及任何潜在的危险与后果,只是一味地投身于那繁重如山的政事当中。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黎明前的黑暗时,他便已起身开始处理政务;直至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他仍未停歇手中的笔,依旧在烛光下埋头苦思。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始终保持着这种殚精竭虑、夜以继日的工作状态,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

    然而,长时间高强度的操劳使得他原本健壮的身躯日渐消瘦,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曾有过半分退缩之意,宁愿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乃至宝贵的生命为代价,也要换取那一丝一毫权力的稳固。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打消李隆基对于他或许存在谋逆之心的猜忌与顾虑,让这位高高在上的天子能够放心地任由他长期掌控这足以翻云覆雨的滔天权势,他更是迫不得已采取了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极端手段。

    为此,他在朝堂上下、朝野内外不断树敌,四面楚歌的局面逐渐形成。

    那些昔日里声名赫赫、权倾一方的权贵世家以及位高权重的达官显贵们,皆因他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