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徽可谓是殚精竭虑。
他仔细研究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反复推演。
越深入思考,他心中越是震惊不已——只要安禄山胆敢举兵谋反,那么历史的车轮极有可能会沿着原本的轨迹无情地滚滚向前!
原因无他,只因当今的皇帝李隆基沉迷酒色、怠于政事,而宰相杨国忠更是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整个朝廷从上至下腐败不堪,徇私舞弊之风盛行,这种状况与原本历史上安禄山举兵谋反时简直一模一样。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裴徽深感无力改变。
此外,在大唐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无数底层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生活苦不堪言,仿佛坠入无底深渊一般绝望无助。
这种凄惨的景象,竟与原本历史中的情况毫无二致。
然而,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安禄山和朝廷上下提前得知了安禄山将要举兵谋反的消息,并为此做出了一些所谓的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
可是,在裴徽看来,这些准备简直如同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尽管裴徽在暗地里成功保住了王忠嗣的性命,但在当前局势下,要想让王忠嗣重新手握兵权,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至于像哥舒翰那样威震天下的一代名将,却因历史的变故,不幸落入安禄山精心设计的阴谋陷阱,如今已身陷囹圄。
裴徽纵然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保住了哥舒翰的生命安全,但想要让哥舒翰重新获取李隆基的信任,放其回河西掌兵,依然困难重重。
因此,此时此刻,对于裴徽来说,真正需要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而是在城外那支完全隶属于他个人指挥的强大军队。
毕竟,经历过诸多风雨的裴徽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在这个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乱世之中,只有手中牢牢掌控着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够成为主宰天地乾坤、左右局势发展的真正王者!
正因如此,在这段时间里,裴徽就好似一头隐匿于黑暗之中伺机而动的猎豹一般,不动声色地下达着一道道密令给郭千里、侯小亮、魏建东、冯进军和张巡等心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