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453章 给熊虎中刺杀圣人一案盖棺定论(6/7)
罢了,但即便是这样,他依旧难以抑制内心喜悦之情的涌动。

    特别是当他回忆起前些日子在那高耸入云的献俘楼之上,裴徽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自己性命的那一刻,那种感激与赞赏之情愈发浓烈起来。

    此时再望向裴徽,李隆基只觉得眼前这少年郎越发地顺眼,无论是那俊朗的面容,还是挺拔的身姿,都令他心生欢喜。

    只见李隆基面带微笑,那笑容如春风般和煦温暖,眼中满含着亲切之意。

    他轻轻地挥动着手中的玉手,动作优雅而自然,和颜悦色地柔声说道:“裴郎啊,不必如此多礼,快快请坐吧。”

    裴徽闻言,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便反应过来,连忙再次躬身行礼道:“多谢圣人隆恩。”

    紧接着,他缓缓直起身来,脸上露出一副恭恭敬敬且略带几分腼腆羞涩的神情,轻声回应道:“圣人,卑职年纪尚轻,资历浅薄,能在此聆听圣人您的教诲已是万分荣幸,站着就好。”

    毕竟有着两世为官经验的裴徽,对于官场中的种种门道可谓心知肚明。

    他深知有些领导表面上看起来和蔼可亲,丝毫没有半点官威架子,甚至还会热情地邀请下属入座,并且嘱咐他们不必拘束于礼节。

    但实际上,如果当下属真的毫不客气地接受邀请并落了座,那么某些领导的心中可能会在瞬间涌起一丝不快,并在事后以“此下属终究还是不够沉稳老练”之类的说辞来对其加以评价。

    所以,面对李隆基的好意,裴徽选择了谨小慎微,以免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果不其然,李隆基微微颔首,对于裴徽坚持站着聆听自己讲话,不知为何,他内心深处竟然不由自主地涌起了几丝赞赏之情。

    于是乎,他也就不再执拗地要求裴徽坐下来跟自己交流了。

    只见李隆基突然面色阴沉如水,仿若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寒霜,,那原本如同春风一般和煦温暖的笑容,此刻就像被一阵狂风骤然吹散,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那双如利刃般锋利的眼眸,则直直地朝着裴徽投射过去,仿佛要将其看穿、看透。

    尽管近些年以来,李隆基对于朝政事务已经产生了些许厌倦之感,甚至都懒得去多加理睬。